- 把手樣式、尺寸、材質很多,挑選上有些複雜
- 有些櫃子因為位置與功能的關係,例如:床頭櫃、走道、廚房...不適合安裝「凸出式把手」
五金
- 內崁式:一般最常見的作法,把手直接崁入門板裡面。
(圖1)
(圖2)
(圖2)
- 按壓式:如果表面要完全看不到把手,就必須選用這類型的五金。按一下開、再按一下關,就這麼簡單。不過,這類五金屬於「耗材」,使用一段時間就必須更換。使用於門板的五金稱為拍拍手或拍門器,拍拍手五金款式/功能很多,有輕型重型、玻璃專用、也有磁吸式。
- G型把手:廚具經常會看到這款把手,安裝在門板或是抽屜的上方或下方,整排鋁質的金屬把手確實讓櫃子的外觀、質感加分不少。不過,施工難度比較高必須事先在工廠製作無法現場加工,所以很燒錢...
- 鋁製空間棒:這是最近店長大力推廣的新作法,質感近似G型把手,但是施工卻非常簡便。
- 完成的質感非常棒,使用效果也非常好,因為金屬完全被側板包覆,不會有銳角外露的問題,大大提高使用安全性,特別適合有稚齡小朋友的家庭。
- 有些空間棒外側有塑膠條設計,關門的時候門板會先碰到塑膠條,不會發出木板撞擊的聲音,類似使用緩衝鉸鍊或是加裝門板緩衝器的效果!
- 空間棒緊靠層板與頂板下方,可以增加頂板與層板的耐重。
設計:
一開始設計櫃子的時候就決定不安裝把手,再透過製作工法達到要求。通常,木工都會採用這樣的手法,近年來,系統家具因為製作技術、設計手法日益改善,採用的人也非常多!
- 指縫:通常是在門板╱抽屜的上方或是下方保留2~3cm的空間當成開門的把手(圖7),直向或橫向都可以。當然也可以配合櫃子用途或是櫃子的設計,故意將指縫的空間加大(圖8)
- 上下凸門板:只需要把門板加長超過櫃子5~10mm,就可以當成把手完全不需要任何五金,既美觀又省錢!往下稱為下凸門板/往上稱為上凸門板,適合用在「吊櫃」門板或抽屜面板;也可以是門板加寬超過櫃子,依照凸出方向分別稱為左凸門板/右凸門板。
隨著技術的進步,這幾年系統櫃也開始有新的無把手做法可以選擇,例如:開孔把手、斜把手、J把手、JR把手、JR-U把手,相關的應用與做法請參考: